高考改革省市考生選專業應注意什么?
1.高考改革省市的考生,在選擇一個科目組合后,根據高校公布的選考科目要求,基本確定了可選專業范圍。因高校專業調整等原因,實際招生高校和招生專業可能會有所變化,考生要以所在省市當年下發的《普通高校招生專業目錄》為參考資料了解高校招生專業,并注意選考科目要求。
2.注意該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情況,結合自身興趣愛好、性格、身體條件、學習成績、位次等,篩選出可以報考的專業??梢酝ㄟ^以下幾個途徑獲得各高?;蚓唧w專業在各省近幾年的錄取分數情況:通過考生所在省招辦當年下發的《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分數分布統計資料》來查詢。通過高校的網站查詢,或直接向高校招生部門咨詢。
該不該以職業目標、就業率來考量專業?
從職業目標和就業率考量專業無可厚非,這要分兩種情況看。
如果考生職業目標明確,專業的選擇就相對容易。例如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職業,對專業的要求比較明確。比如未來想從事律師、牙醫、心理咨詢師等職業的同學,選專業時就可以鎖定法學、醫學、心理學等專業,通過大學專業課程的學習,為實現職業目標打好專業基礎。
從就業率和當下的熱門專業出發選擇專業,另當別論。實際上,現下大學專業的選擇并不能決定未來的就業情況。時代在發展,就業環境在變化,大學入學時和畢業后專業的就業形勢也會有所不同。專業的“冷”與“熱”是相對于某一時期的就業形勢而言的。家長和考生在選專業時不要過分追求當時之“熱”,結合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需要,設立長遠目標,合理選擇專業。
專業的選擇以考研方向為指引也可以作為一個思考維度。如果考生有志于在既定的專業領域從事學術研究及深造,可以關注高校專業在研究生方面有沒有保研名額,或是關注那些“本碩博”連讀專業,符合院校要求的情況下直接進入碩士階段或直博學習。
選擇一個專業,應該關注哪些方面?
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分數排位、往年高校專業錄取數據以及當年在所在省有招生計劃的高校等資料(可以在各地最新下發的招生專業目錄里查詢),綜合考量可以報考的大學。關于專業實力,同學們可以參考學科評估結果、“雙一流”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、國家重點學科、國家人才培養基地、特色專業建設點等相關資料。通過高校的官方微信公眾號、微博和視頻平臺等搜集專業信息。另外許多高校還會通過現場及線上直播的形式舉辦高招咨詢會,考生和家長都可以參與其中,直接咨詢學院相關老師了解具體的專業情況。
判斷自己是否符合專業報考要求
具體到判斷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我能否填報時,除了分數排名等情況外,還具體看一下,院校專業錄取是否有其他要求。如對考生單科成績、語種以及身體條件要求等,這些特殊要求一般會在院校招生章程中體現,在此提醒考生報考專業時仔細閱讀高校招生章程,查詢預報考的專業是否存在特殊要求,以及自身條件是否滿足等。
了解院校專業課程設置、培養目標、就業情況
對于想選的專業,在大學里主要學習哪些課程以及實踐技能?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么?在作出專業選擇前了解這些方面很重要。
提前了解大學的專業課程設置,才能進一步確定專業課程學習是否與自身學習能力素質相匹配,單從專業名稱上看,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從具體的課程設置上則能直觀地了解專業的核心知識領域,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各項課程的學習。比如,很多人會把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專業當做計算機類專業,而其核心專業課程包括數學分析、高等代數、解析幾何、概率論、軟件工程等,專業科目的學習雖然涉及計算機相關課程,但主要以數學學科為主,需要學生喜歡數學,對計算數學理論、數值分析、算法編程和信息數據處理都有要求。
專業的就業情況也可以作為專業選擇的參考,比如根據近幾年高校發布的畢業生就業流向報告,可以找到未來就業領域大致范圍以及可以具體從事的職業。還可以通過相關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,了解將來就業行業的薪酬狀況、發展前景、人才缺口等。盡早認識專業學習與職業之間的關系,提前認識職場。另一方面大學的學習要求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性,提前了解就業情況,學生也能有意識的主動提高在校期間專業的學習與職業的匹配度。